搜尋
北芪
- Green Lifestyle
- 2017年3月10日
- 讀畢需時 1 分鐘
北芪,即黃芪,因盛產於我國北方,故名北芪,是常用中藥之一
功能主治
治療氣虛表衛不固所致自汗,氣虛外感諸症。 臨床上用黃芪,防風,白朮製成玉屏風散,用於治療表虛自汗且易感風寒者
脾氣虛證,虛弱倦怠,泄瀉,中氣下陷,臟器脫垂,食少納呆諸症。常與人參或黨參,白朮,茯苓,山藥等配伍治療脾虛
中醫認為補氣有助生血,所以在治療各种血虛症時加入補氣的北芪,黨參可以加強補血作用,如具有健脾養心,補血益氣作用的歸脾湯。北芪還有 血糖的作用,所以常與淮山,生地黃,天花粉,五味子等配伍治療糖尿病
補陽還五湯
治療中風後遺症的半身不遂, 本方適用於中風後遺症,乃因正氣虧虛,氣虛血滯,脈絡瘀阻所致。方中重用黃耆,大補元氣,令氣旺以促血行;當歸尾活血補血,祛瘀而不傷正;赤芍、桃仁、紅花、川芎,活血化瘀,行氣通經;地龍,通經活絡效果非常好
黃芪 120g
當歸尾 6g
赤芍 5g
地龍 3g
川芎 3g
紅花 3g
桃仁 3g
做法
將全部材料放入燉盅內,加入適量滾水,隔水燉2.5至3小時,食時加上少許幼鹽調味,即可飲用
主治
中風後遺症。半身不逐、口眼歪斜,言語蹇澀、口角流涎、下肢痿弱、小便頻數、或遺尿不禁、苔白、脈緩。



Commentaires